以储能为核心,聚合、打通风电、光伏及电芯的上下游链条,带动产业链协同联合创新,淄博在齐鲁储能谷构建了国内产业链最全的大规模固态电池产业集群。5月22日,记者实地参观了由零碳智慧创新产业园、固态锂电池产业园、先进储能装备创新产业园三个园区以及零碳智慧研究院组成的齐鲁储能谷,在这里感受到了由国际顶尖人才引领打造的全球先进的风、光、储产业发展新未来。
为贯彻落实“双碳”战略,淄博市结合产业基础优势和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抢抓发展机遇,将绿色能源产业链作为重点打造的20条产业链之一,聚集北京卫蓝、海博思创、蓝固新能源等行业头部企业定向投资建设了齐鲁储能谷。
零碳智慧创新产业园
(资料图)
走进零碳智慧创新产业园,这里主要有储能和光伏组件一体化两大产业板块。记者了解到,储能板块主要由景能科技联合海博思创投资80亿元建设20GW集装箱式储能装置生产线;光伏组件一体化板块,主要由景能科技投资330亿元建设10GW智慧光伏项目,包括10GW高效GBC光伏电池、钙钛矿光伏组件及钙钛矿/晶硅叠层组件项目,10GW柔性光伏支架项目。
景能科技大功率光伏产品
“目前我们的主打产品,一是光伏产品,二是储能产品。”淄博景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轶群介绍说,“就光伏产品而言,我们目前主打的大功率光伏组件在国内应该是单板功率最大的,能达到700到715瓦;而我们的集装箱储能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做到绝对的安全性。”
储能集装箱
记者了解到,园区生产的光伏产品目前已经应用到淄博市高青县黑牛项目、淄博高新区中试基地项目、湖南武冈山地项目等。在以前,很多有储能需求的商业综合体可能存在储能自燃自爆的现象或隐患,因为原来液态的电解质燃烧了之后,火是扑不灭的,只能等它的电化学反应完毕之后才能灭火。现在用上这个固态电芯之后,学校、医院及商业综合体的储能应用,完全可以做到不燃不爆,可以极大地保障安全。
据了解,智慧光伏项目一期在2022年6月已建成投产,集装箱式储能装置一期于2022年9月也已投产,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项目全部达产后,园区可实现产值910亿元以上。
固态锂电池产业园是由景能科技与北京卫蓝定向建设的专业园区,打造国内产能最大的固态锂电池生产基地。目前一期20GW即将投产,固态锂电池项目计划建设100GW生产线。“我们的固态电池,是全球首个市场化量产的固态电池产品。我们的规划是三到五年内能达到千亿以上的产值,五年之后,我们希望是能达到两千亿以上的产值。”李轶群介绍说。
目前应用在车辆上的动力电池
先进储能装备创新产业园区主要布局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集流体、正负极材料等产业链条,构建了国内产业链最全的大规模固态电池产业集群。“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储能车间,有120米长,应该是国内唯一一个从储能电芯上料,一直到后期集装箱完成,都在同一个车间内操作的。我们建立了电芯的自动转换立体库,实现了全自动化。对比以前,现在人工成本减少了40%左右。目前,储能项目的产线都是满负荷运转的。”
景能科技逆变器
零碳智慧研究院聚焦新能源及数字经济产业,联合中科院物理所、海博思创、北京卫蓝、蓝固新能源等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共同打造零碳智慧产业园,致力于光伏、电芯、储能、海上风电等多个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打造“统筹共建、互为保障、自主可控”的数字底座和智慧城市整体架构,并以数字化应用为重心,在智慧能源、智慧园区等方面推广应用,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记者看到,所有的储能集装箱在装配调试完成之后,基本上都会输送给各大央企,西到新疆,南到广东,基本上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份。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海博思创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国内第一。
零碳智慧研究院
“关于未来,我们计划在光伏方面,整体会有10GW的光伏产品全部落地在淄博;在储能方面,也会有20GWH的储能集装箱项目全部落地在淄博;在固态电芯方面,我们规划了100GW固态电芯项目落地淄博。”李轶群坚定地说。
据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数据,淄博市光伏、风电企业共有31家,储能企业20家。齐鲁储能谷的建成,以储能为核心产业,聚合、打通了风电、光伏及电芯的上下游链条,带动产业协同联合创新,吸引了顶级新能源专业金融资本跟投,形成了大规模集群效应。淄博市绿色能源产业链,将持续领跑,未来可期。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昭越 通讯员 李萌 韩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