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存 > 正文

相比于文化类节目,科技节目具有更强的市场潜力

导读

:不难发现,今年的泛科技类节目,主要融合了当下较热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元素,在整体上丰富了电视综艺的视觉形式与效果,增添了综艺节目较有质感的科技范,同时某种程度上,也为普及和推广科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当下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特别是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之后,大家对人工智能的探讨也逐渐热烈且深入。

具体到广电行业内,继文化类节目之后,科技类节目日益成为备受追捧的一大节目品类,当然在政策导向方面,也属于“特别安全”的节目类型,自然发展迅速。

纵观今年泛科技类节目,可谓是热闹非凡,几乎比肩“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从央视《加油!向未来2》、《机智过人》、《未来架构师》,再到卫视的《我是未来》《极客智造》、《机会来了》、《奇幻科学城》、《最强大脑》等等,不一而足。

一直在线的“高颜值”科技类节目:市场潜力巨大

不难发现,今年的泛科技类节目,主要融合了当下较热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元素,在整体上丰富了电视综艺的视觉形式与效果,增添了综艺节目较有质感的科技范,同时某种程度上,也为普及和推广科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把科学技术落地综艺化,本身就不容易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曾提出,不同资源综艺化的难度是不同的,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分类:“吃肉”、“啃骨头”和“砸石头”。

从字面理解,所谓的“吃肉”,可以理解为那些模式感和综艺感较强的娱乐化节目,也是大家收看较多的节目类型,特别是在招商和收视上,都有较为稳定的表现。

至于“啃骨头”,或许可以从今年的文化类节目中发现一些端倪,特别是不少文化类节目题材扎堆,单就国学诗词类节目,就至少五六档之多,从年初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到之后浙江的《向上吧!诗词》和《汉字风云会》,再到东方的《诗书中华》,以及安徽卫视《少年国学派》,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等等。除了诗词,其实国内的文化类综艺资源,还是有不少可开发的空间的。

一直在线的“高颜值”科技类节目:市场潜力巨大

比如说,文化+朗读《见字如面》和《朗读者》,文化+民歌的《耳畔中国》,文化+美食的《中餐厅》,文化+学艺《拜见小师傅》,文化+戏曲《喝彩中华》等等,可见行业在文化类节目上创新的努力还是有的。

但目前文化类节目,还是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大多文化类节目属于中小节目体量,节目热度口碑和招商收视不一定成正比,在商业化上,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另一方面,文化类节目也有政策导向上的风险,虽然目前《见字如面2》已正式复播,但反思其从停播到复播的整个过程,也确实不易。而文化类综艺未来走向如何,可能需要时间来继续打磨了。

第三类就是“砸石头”类的节目,今年大热的科技节目,基本上就属于这一类。相较于前两种节目类型,它至少在操作层面是最为复杂和困难重重的一类,需要拿出“砸石头”的攻坚创新的精神才可以完成这类节目的创作。

尤其是,节目中大都引用了当前较为先进的一些人工智能技术,从道具、科学家、技术保障、视觉呈现等等,都给节目制作人员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压力。当然,由于人脸识别、步态识别等人工技术在多个节目中出现过,也难免给观众一种重复感。

另外,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最为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教育,医疗、消费等这些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却痛点密集的地方,而这些内容在科技类节目中被展现的还远远不够。

一直在线的“高颜值”科技类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技类节目的“颜值”,整体上都一直在线,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整个舞美设计和效果呈现上,以及各种黑科技的运用,冰屏、AR、AI、机械臂等等,确实提升了整个节目的质感。

以央视《机智过人》舞美为例,为了营造未来之感,据舞美总设计师尚天宝介绍,搭建整个舞台所需的钢材就高达几百吨,还专门引进了两台大型吊车,再加上超过500人的现场施工人员,以及一个月左右的搭建时间,其工作量已经超过一个大型的电影场景的搭建强度,“基本上等于是盖了一栋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物。”

一直在线的“高颜值”科技类节目:市场潜力巨大

除此之外,今年科技类节目中还不乏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身影,整体给节目加分不少。其中江苏卫视《最强大脑4》引入了人机大战的全新赛制,这也让AI机器人顺理成章地参与到节目之中,尤其是百度机器人“小度”与一众“最强人脑”过招,胜负有时只在分毫之间,着实提升了节目现场的悬念感。

另外,江苏卫视的一档棚内益智闯关节目《一站到底》,也引入了搜狗机器人“旺仔”,并让其和答题嘉宾丰莉婷同场PK,并且最终连拿两分战胜“人类代表”。而湖南卫视《我是未来》,和张绍刚搭档主持的虚拟小萝莉小冰,也颇具节目效果和喜感。

一直在线的“高颜值”科技类节目:市场潜力巨大

相比于文化类节目,科技节目具有更强的市场属性

虽然,文化类节目和科技类节目都是今年总局大力倡导、鼓励制作播出两大节目方向。但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相对于文化类节目,科技类节目的市场属性更强一些。

第一,从具体节目内容落地的抓手来看,相比于精神层面的文化类节目,更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使得科技类节目与观众具有某种较为亲密的天然关联感。

第二,从节目效果和呈现来说,文化类节目可能具有一定的知识门槛,注重的是一种内在价值的交流与提升。反观科技类节目,虽然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也是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的,但纵观今年的科技类节目,虽然也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要求,但可能不少观众还是以“看”为主,无论是各种复杂装置的道具,还是人机PK大战,亦或是机器人展示,视觉上的感观可能要比知识层面的学习更要多一些。

一直在线的“高颜值”科技类节目: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从商业客户层面来看,科技类节目基本上是属于具有品质感的一类节目,特别是其普遍主打以未来科技的主题落点,跟大众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当然也可以上升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引申,这自然和不少产品的定位和属性具有一致性,特别是一些生活快消品,通过此类节目的植入,进而提升自家产品的价值感。比如说,《我是未来》的海天酱油,《最强大脑》的六个核桃,以及《加油!向未来2》的东风汽车等。

而在政策风险方面,科技类节目也比文化类节目相对安全一些。而从明年一线卫视的综艺编排上来看,其中仍然不乏各类科技类节目的身影。

湖南卫视计划上线两档科技类节目。一个是户外科学挑战真人秀《小子好样的》,将通过科学挑战探索全新领域、生态。另一个是《我要上太空》,将首度联手中国航空,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人类创举——43000米太空跳伞,并进行跨屏、跨形态直播。

东方卫视的科技竞技节目《智造将来》,该节目由《最强大脑》团队制作,邀请蒋昌建主持,目标是寻找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中国智造”。

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5之燃烧吧大脑》,主打“天才少年季”,来自全球范围之内的天才学霸,将展开一次全新的最强大脑之争。而北京卫视的科创类节目《中国AI创业者大会》,主要是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风口,搭建创投互动平台。

总之,虽然当下的科技类节目还有很多被观众所诟病的制作层面上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给以更多的耐心,等待它去成长,去不断地完善,就像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一样,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标签: 科技节目 市场

推荐DIY文章
性能旗舰一加 10 Pro首销战报出炉 1秒破亿
一加 10 Pro重磅发布,最强性能旗舰10至名归
千万销量千家售后 一加多触点布局国内市场
科技加持,未来已来,“头号玩家”不再是科幻
一加 10 Pro发布在即,性能屏幕影像全方位提升
一加中国区新任总裁李杰 :做好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器
精彩新闻

超前放送